準確定位“頑癥”病變
德國西門子1.5T超導磁共振成像儀,可觀察腫瘤及其與周圍血管的解剖關系,可清楚顯示腫瘤對腋下及椎管的侵犯。此外,對顯示骨髓、脂肪具有高度敏感性,對侵及骨髓的病變可清楚顯示,尤其診斷骨挫傷、股骨頭壞死等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優于其他影像學檢查,在顯示關節內病變及軟組織方面也有優勢。
磁共振對病變定位不僅準確,還可了解病變與血管關系,給病變定性提供診斷依據。應用磁共振檢查,可診斷顱內原發性腫瘤和轉移瘤、顱內感染、腦出血、腦梗塞、腦積水、腦血管等疾病,其功效優于CT,詳細診斷圖像能彌補CT易遺漏的缺陷,核磁共振目前廣泛應用于神經系統。
多參數成像無輻射
提及儀器檢查,許多患者擔憂在檢查過程中產生的放射線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甚至誘發某些疾病。但磁共振與許多檢查和治療儀器相比,磁共振最大的優點就是對人體無輻射、無損害。
磁共振成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對人體無射線輻射損傷;多參數成像,可提供豐富的診斷信息;軟組織分辨力高,可得出詳盡的解剖圖譜;任意層面斷層,可以從三維空間上觀察人體;人體代謝研究,有可能直接觀察細胞活性的生化藍圖;不使用對比劑,可觀察心臟和血管結構。核磁共振成像的特點是CT顯像無法比擬的,體現了優越性。
磁共振適用全身各部位病變的檢查,如腫瘤及腫瘤性病變、感染性病變、損傷畸形等,特別對頭頸部、五官、脊柱、四肢關節、腹部、盆腔及全身軟組織病變檢查更具優勢。值得一提的是,MRI全身彌散加權成像技術,是腫瘤篩查的最好方法之一,同時對早期腦血管梗阻病變、臂叢神經三維顯示,乳腺癌的鑒別,血管瘤及肝癌的鑒別,轉移性淋巴系統的檢出都有非常高的價值,且患者檢查前無需禁食、禁水,只要符合適應癥都能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