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這個名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來勢兇猛、發病急、致死率高,在秋冬季節高發,多數患者將它誤認為是感冒發燒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對流行性出血熱的認知缺乏以及治療周期漫長,已占據病毒感染死亡首位。
自今年10月份以來,諸城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熱患者28例,經過抗炎、抗病毒、抗休克、床邊血濾等支持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15例,重癥3例,死亡2例,8例住院患者已脫離危險趨于恢復期。那么,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癥出血熱,是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由漢坦病毒引起,主要傳染源是野鼠及家鼠,通過這些動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
隨著食物被人食用,鼠向人的直接傳播是人類感染的重要途徑,不僅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出血熱臨床表現是什么?
臨床表現:
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三大癥狀。
具體表現:
1.起病急,高熱達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狀;
2.(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
3.(三紅):面紅、頸紅、前胸紅,呈酒醉貌;
4.眼瞼浮腫,結膜充血水腫。眼結膜、上腭粘膜和腋下皮膚等部位出現點狀或片狀出血點。
如果出現以上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
1.接觸傳播:被老鼠咬傷皮膚或老鼠的尿、糞、唾液污染了破傷的皮膚或粘膜。
2.飲食傳播:老鼠尿、糞、唾液等分泌物污染食物,被人食用。
3.呼吸道傳播:攜帶有漢坦病毒老鼠的尿、糞、唾液等污染的塵埃形成氣溶膠,人因吸入而感染。
4.蟲媒傳播: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蟲叮咬健康人,可使人患病。
5.母嬰傳播:妊娠期間感染漢坦病毒的母親傳染給胎兒。
如何預防出血熱?
1.滅鼠、防鼠:是預防流行性出血熱的主要措施。滅鼠方法包括在老鼠經常出入的地方投放滅鼠藥或捕鼠夾、粘鼠板等多種方法。防鼠方法主要有保護老鼠的天敵,及時堵塞鼠洞、門窗合縫,在排水口加鐵柵,糧食勿暴露堆放,而是應放在密封、不易被咬破的容器里等措施。
2.預防接種:接種流行性出血熱疫苗是最有效的保護手段,不受流行季節和地域限制,安全可靠。
3.滅螨、防螨:可用殺蟲劑進行滅螨,高溫煮沸防螨。
4.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吃熟食,少食外賣,不吃被鼠類污染過的食物。
5.及時清理垃圾,治理環境衛生,徹底消除鼠的孳生地。
出血熱的治療原則為“三早一就”,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和就地治療,典型臨床經過分為五期,即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復期,針對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預防性治療。
出血熱雖然嚴重,但也可以預防!通過以上方法就能夠防止疾病的發生,有效減少患病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