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身穿20多斤重的特殊“衣服”奔波在介入手術室,上演一場場生死一線的“拉鋸戰”,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他們一臺手術相當于拍了上萬次胸片,常年經受這種射線的侵襲。他們,就是穿梭于介入手術室與病房之間的醫生團隊。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血管造影機放射出的X光射線充斥在手術室的角角落落,他們必須穿上沉重的鉛衣、鉛圍脖和專人定制的“鉛眼鏡”,在這套“鎧甲”之下全副武裝的上陣,手術一臺接一臺,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身上20多斤重的鉛衣猶如一塊石頭壓在身上。他們不僅要耐受鉛衣的重量,還要頂住射線的輻射,雖然甲狀腺和軀干部位受到了保護,但是胳膊和手卻無法保障,幫助患者重塑健康的同時,他們卻是在用自己的健康做為籌碼。
介入手術對醫生的技術要求相當嚴格,長一米左右、二三毫米粗細的導管、導絲在血管中的走勢全靠醫生的把控,稍有不慎就會刺破血管,但是這些細長的導絲在我們醫生們的手中卻很“聽話”,不論是心臟支架植入術還是癌癥栓塞灌注術,他們總是能“穩準快"的直指目的地,為患者消除隱患、解除病痛。每當手術結束后,醫生們臉上露出的永遠是滿足的笑容,展現在患者面前的永遠是堅強的模樣,留給自己的卻是疲憊的身體和濕透的衣衫。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是對心梗患者最貼切的形容。心血管內科主任郭煥偉、副主任周鵬剛剛完成一臺急性心梗手術準備回科室,電話鈴聲再次響起,急診科一位急性心梗病人需要立即搶救!又一場生死營救的手術就這樣再次拉開了帷幕。
我院胸痛中心成立后,介入手術室與急診科、心內科等相關科室一起為無數急性心梗患者贏得了“黃金救治時間”,成功挽救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白天,急診電話鈴聲響起,大家便立即分工協作投入到緊張地搶救戰斗中;夜晚或者節假日,他們在接到急診電話的第一時間,便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科室,迅速投入到一場場生命搶救戰中。
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家庭和妻兒子女要面對,心情的喜怒哀樂他們也會與朋友分享,但是當他們踏入介入手術室穿上那身“鎧甲”時,他們便會義無反顧地用自己堅韌的雙肩為患者的安全健康筑起一道道銅墻鐵壁!
就是這樣一位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鉛衣人”,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射線照出了眼角的皺紋與雙鬢的白發,但是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一直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滿腔熱忱書寫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與價值觀,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也是最無畏的人,讓我們向這群平凡而偉大的“鉛衣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