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2年以上。需要進一步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病(如肺結核、塵肺、肺膿腫、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綜合征等疾患)。
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1.有害氣體和有害顆粒
如香煙、煙霧、粉塵、刺激性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氯氣、臭氧等);
2.感染因素
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其他因素
免疫、年齡和氣候等因素均與慢性支氣管炎有關。
臨床表現:
1.咳嗽
2.咳痰
3.喘息或氣急
護理措施:
1、發熱、氣促、劇咳者,囑其適當臥床休息。吸煙病人戒煙,避免煙塵和有害氣體。
2 、冬天外出戴口罩和圍巾,預防冷空氣刺激及傷風感冒 。
3、 幫助痰多而咯痰不暢的病人排痰。鼓勵病人咳嗽,護理者輕輕拍其胸部、背部,使痰液松動;勸病人多飲開水,以使痰液稀釋;霧化吸入可使氣管內分泌物濕化,易于咯出。家庭中簡易霧化裝置可用一保溫杯盛滿熱水,杯口處倒置一漏斗,讓熱蒸氣從漏斗底部小漏管里逸出,病人徐徐吸入,但要注意防止燙傷。
4、 鼓勵病人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和主動咳痰排出的能力。
5、長期大量咯痰者蛋白質消耗較多,宜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多維生素、易消化飲食,要控制食鹽,避免刺激性食物。
6、如發現病人有明顯氣促、紫紺,甚至出現嗜睡現象,應考慮病情有變,要迅速送醫院。
健康教育
1、戒煙是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措施。
2、控制職業性或環境污染,以避免粉塵,煙霧及有害氣體吸入。
3、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耐寒能力,以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對預防易感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意義。
4、定期監測肺功能及早發現氣流受限并及時采取措施亦十分重要。
5、加強衛生教育,改善工作條件與衛生習慣和增加營養等對預防慢性支氣管炎均可發揮積極的作用。
6、加強個人衛生,避免各種誘發因素的接觸和吸入。